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大众养生网

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术前准备

  • 1

    修剪鼻毛,清理鼻腔痂皮。

  • 2

    鼻内滴石蜡油或复方薄荷油以保持粘膜的润泽,并滴用0.5%庆大霉素或3%林可霉素保持鼻腔的清洁。

  • 3

    如要取颞肌筋膜时,需将耳廓上方颞部的头发剃去,准备皮肤。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手术过程

  • 1

    鼻中隔穿孔的修补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鼻中隔粘膜移位修补、鼻中隔粘膜瓣修补、鼻甲粘膜瓣移植、鼻甲粘膜瓣转移和筋膜修补等方法,兹分述如下:

  • 2

    (一)鼻中隔粘膜移位修补法此法适用于中隔前下方的较小穿孔,穿孔直径小于1cm者。

  • 3

    在鼻中隔左侧面粘膜上,用小圆刀在穿孔的周围作一梭形切口(图1),使穿孔的上下方各形成一三角形粘膜瓣。

  • 4

    将穿孔上下方的两个三角形粘膜瓣自尖端剥离至穿孔边缘,以穿孔边缘为蒂,分别向上向上翻起并用丝线缝合固定,使之形成穿孔右侧面的粘膜。

  • 5

    于穿孔后方作一松弛切口,该切口与梭形切口后缘平行,两者间的距离应大于穿孔直径。用剥离器自梭形切口向后剥离到松弛切口为止。将其前移覆盖已缝合之三角形粘膜瓣并相互缝合(图2)。

  • 6

    两侧鼻腔各用指套和纱条堵塞,使两侧粘膜瓣紧贴。

  • 7

    (二)鼻中隔粘膜瓣修补法此法适用于中隔穿孔较小,而穿孔的上下方有足够的粘膜形成粘膜瓣者。

  • 8

    在中隔之一侧,于穿孔上方取一较穿孔稍大之带蒂粘膜瓣,蒂部在穿孔上缘,长度至少应长于穿孔的直径。

  • 9

    在中隔之另一侧,于穿孔之下方(必要时可延伸至鼻底),取同样大小之带蒂的粘膜瓣,蒂部在穿孔下缘(图3)。

  • 10

    将两侧粘膜瓣剥离至蒂部,并把粘膜瓣向穿孔翻入,左侧粘膜瓣翻至穿孔右侧,右侧粘膜瓣翻至穿孔左侧,使两侧粘膜瓣之创面相互对合(图4),然后用缝线相互固定(图5)。

  • 11

    切开穿孔前后缘(蒂部除外)之粘膜,分别与翻起的粘膜瓣缝合2~3针。

  • 12

    将消毒橡皮指套放入鼻腔,内用纱条堵塞,使粘膜瓣紧密贴合。

  • 13

    (三)鼻甲粘膜瓣移植法如鼻中隔穿孔部位相当于下鼻甲水平,则可利用靠近穿孔侧的下鼻甲粘膜修补。

  • 14

    用直角小尖刀切除穿孔边缘约1mm左右,使穿孔边缘成一创面,创面宜呈漏斗状,近下鼻甲一侧切除较多一些,另一侧可切除少些(图6)。

  • 15

    在准备用以修补的下鼻甲上,与穿孔边缘创面的相应部位,用直角小尖刀作一较穿孔稍大的环形粘膜切口,周围粘膜剥离,中央留作根蒂。将剥离的环形粘膜经穿孔在对侧辅开成粘膜瓣。

  • 16

    用凡士林纱布填对侧鼻腔穿孔处,使鼻中隔与下鼻甲之创面贴紧(图7)。

  • 17

    3~5d后抽出凡士林纱布。检查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情况,如有小部分粘连不够,可在该处再刮一创面,促使粘连愈合。4~5周后如穿孔周围与下鼻甲已完全粘连,局部供血良好,可将粘连在穿孔上的下鼻甲粘膜与下鼻甲本体切开,中间填以凡士林纱布,将鼻中隔推回中央(图8)。

  • 18

    (四)鼻甲粘膜瓣转移法如鼻中隔穿孔位置不在下鼻甲或中鼻甲平面时,则可在下鼻甲上取一带蒂粘膜瓣修补。

  • 19

    在穿孔边缘约1mm处切开粘膜,分离后翻向对侧。

  • 20

    在邻近之下鼻甲上作一“∩”形切口,剥离粘膜瓣至蒂部,将粘膜瓣翻起覆盖于穿孔处(图9)。粘膜瓣应较穿孔稍大,且无张力。如有张力,可将蒂部再切长一些,然后将粘膜瓣缝合于穿孔周围之创面上。或是将下鼻甲向上骨折,于下鼻甲下面作一“∩”形切口,翻下,覆盖于穿孔处,并缝合之(图10)。

  • 21

    在对侧鼻腔内放入一消毒橡皮指套,内有纱条堵塞。另一侧在粘膜瓣修补穿孔处可用凡士林纱布堵塞压迫,使穿孔缘创面与粘膜瓣贴紧。

  • 22

    2~3周后切断蒂部,用凡士林纱布或塑料片隔开中隔与鼻甲直至创面愈合。

  • 23

    (五)筋膜修补鼻中隔穿孔法筋膜有较强的存活力,可用来修补较大的穿孔。

  • 24

    首先在耳廓上方颞部皮肤处作一约5~3cm长的皮肤切口深达颞肌筋膜。分离、暴露颞肌筋膜。用小圆刀取一块较穿孔大数倍的筋膜,用盐水纱布包裹保存备用,然后缝合皮肤切口。

  • 25

    在穿孔的鼻中隔前方作一纵形切口,并以剥离器剥离至穿孔周围的粘膜,剥离的范围应相距穿孔边缘约0.5cm(图11)。

  • 26

    将备用的筋膜由切口处放入,并嵌于穿孔边缘的两层粘膜之间,再以丝线缝合固定(图12)。

  • 27

    鼻腔的两侧各用消毒的橡皮指套和纱条充填压迫。

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卢秀英,主任医师
    卢秀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急救科

    擅长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时华,主任医师
    席时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 李晶,主任医师
    李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漏斗胸是什么病?

漏斗胸,又称凹陷胸,是一种先天性胸廓畸形,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凹,肋骨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这种病症通常在出生时或婴儿期即可发现,可能与遗传因素、胎儿发育过程中胸廓结构异常有关。漏斗胸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压迫心脏和肺部,导致心肺功能受限,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治疗漏斗胸通常需要手术矫正,以改善胸廓形态和功能。

胸口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

胸口隐隐作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问题如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消化系统问题如胃食管反流病或胃溃疡、肌肉骨骼问题如肋间神经痛或胸壁疼痛综合征,以及焦虑或紧张等心理因素。这种症状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光或胃镜等来确定具体原因。一旦诊断明确,医生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孕妇可以采耳吗?

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进行采耳,但需注意安全和卫生。采耳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尖锐工具,以免造成耳道损伤。同时,采耳时应选择专业的采耳师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专业性。孕妇在采耳时还应注意耳道清洁,避免耳道感染。此外,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过度刺激耳部,以免影响胎儿健康。总之,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进行采耳,但需注意安全、卫生和适度。

服用左炔诺孕酮片后有何反应?

服用左炔诺孕酮片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头痛、乳房胀痛、恶心、呕吐、月经不规律等。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左炔诺孕酮片作为紧急避孕药物,其效果并非100%,且频繁使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并采取其他有效的避孕措施。

紫薯含糖量高吗?

紫薯,学名为甘薯属植物,其含糖量相对较低。紫薯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为淀粉,其含量大约在15%至20%之间,远低于普通白薯的25%至30%。此外,紫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糖分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来说,适量食用紫薯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然而,紫薯中的碳水化合物仍然需要计入日常饮食的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中,以确保血糖控制得当。

脚臭会传染吗?

脚臭本身并不会传染,它主要是由于脚部出汗过多、细菌滋生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引起的。然而,如果脚臭是由于某些真菌感染,如足癣(俗称“香港脚”),则存在传染的可能性。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鞋袜等物品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等个人物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真菌的风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