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 )

别名:
不稳定心绞痛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60%
多发人群:
中老年人
发病部位:
心脏 血液血管
典型症状:
心悸 胸痛 呼吸困难 收缩期杂音
并发症:
猝死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心血管内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哪些症状?

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

   1.症状

不稳定型心绞痛胸部不适的性质与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相似,通常程度更强些,经常被描述为疼痛,可持续长达30min,偶尔将患者从睡眠中痛醒。

  患者的症状如出现下述特点,均提示发生了不稳定型心绞痛: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阈值突然的和持久的降低;心绞痛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出现静息型或夜间型心绞痛;胸痛放射至附近的或新的部位;发作时伴有新的相关特征如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呼吸困难。常用的静息方法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治疗方法原来能控制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而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只能起暂时或不完全性的缓解作用。

  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各个类型的发作特点详见后述。临床上,还应注意两种有特殊背景的心绞痛发作:

  (1)冠脉搭桥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

此类心绞痛已占发达国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20%左右,这类病人的长期预后并不乐观,可能与静脉桥的通畅程度有关。

  (2)冠脉介入术后复发的心绞痛:

多见于介入术后半年内,发生率20%左右,其机制是术后再狭窄。这类病人尽管临床表现与普通心绞痛相似,但病理生理机制和预后不同。这类病人由于主要是血管平滑肌增生而不是血栓形成引起的,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再次行介入术的并发症也不常见。但当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于介入术后6个月以上时,则应考虑可能又出现了新的活动性病变。

  2.体格检查

物理检查对肯定或排除心绞痛通常没有大的帮助。心前区反常搏动、短暂的舒张期附加音(S3和S4)常提示左心功能障碍。缺血发生期间或其后,也可有急性乳头肌功能不全的表现,如一过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喀喇音等。这些结果都是非特异性的,因为它们也可出现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疼痛发作时伴有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体循环血压过低的体征,则提示预后不良。

   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中包括如下亚型:

  (1)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在2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从无心绞痛或有心绞痛病史但在近半年内未发作过心绞痛)。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胸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诱发心绞痛的活动阈值明显降低。按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劳力型心绞痛分级加重1级以上并至少达到Ⅲ级,硝酸甘油缓解症状的作用减弱,病程在2个月之内。

  (3)静息心绞痛:

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含硝酸甘油效果欠佳,病程在1个月内。

  (4)梗死后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h~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静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暂时性抬高。

  2.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做出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之前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应根据心绞痛发作的性质、特点、发作时体征和发作时心电图改变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等,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和压低的动态变化最具诊断价值,应及时记录发作时和症状缓解后的心电图,动态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或ST段抬高(肢体导联≥1mm,胸导联≥2mm)有诊断意义。若发作时倒置的T波呈伪性改变(假正常化),发作后T波恢复原倒置状态:或以前心电图正常者近期内出现心前区多导联T波深倒,在排除非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后结合临床也应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当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0.5mm但<1mm时,仍需高度怀疑患本病。

  (3)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期应避免作任何形式的负荷试验,这些检查宜放在病情稳定后进行。

  3.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层

目前国际上无统一的危险度分层,本建议参考1989年Braunwald不稳定型心绞痛分类结合我国情况作出以下分层。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性的判断主要依据心脏病病史、体征和心电图,特别是发作时的心电图。病史中的关键点是1个月来的心绞痛发作频次,尤其是近1周的发作情况。其内容应包括:①活动耐量降低的程度。②发作持续时间和严重性加重情况。③是否在原劳力型心绞痛基础上近期出现静息心绞痛。根据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时ST段压低程度以及发作时患者的一些特殊体征变化可将不稳定型心绞痛分为高、中、低危险组。

  4.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非创伤性检查

非创伤性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及近、远期预后。项目包括踏车、活动平板、运动核素心肌灌注扫描和药物负荷试验等。

  (1)对于低危险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稳定1周以上可考虑行运动试验检查,若诱发心肌缺血的运动量超过BruceⅢ级或6代谢当量(METs),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若低于上述的活动量即诱发心绞痛,则需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决定是否行介入性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2)对于中危险度和高危险度组的患者在急性期的1周内应避免做负荷试验,病情稳定后可考虑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如果已有心电图的缺血证据,病情稳定,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3)非创伤性检查的价值:①决定冠状动脉单支临界性病变是否需要做介入性治疗。②明确缺血相关血管,为血运重建治疗提供依据。③提供有否存活心肌的证据。④作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FCA)后判断有否再狭窄的重要对比资料。

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医生

更多>

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两阳夹一阴”是什么意思?

“两阳夹一阴”是中医术语,指的是在脉象诊断中,患者脉搏出现的一种特定变化。具体表现为,脉搏在两次有力的跳动(阳脉)之间,出现一次无力的跳动(阴脉)。这种脉象可能与某些病理状态相关,如气虚、血虚等。在中医理论中,脉象是判断疾病性质和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细致的脉诊,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估。

“血里有风”是什么意思?

“血里有风”这一表述并非现代医学术语,而是源自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概念。在中医理论中,风被认为是一种外邪,可以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当风邪与血相搏,可能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皮肤瘙痒、麻木、抽搐等症状。现代医学中,这可能与血管炎、神经病变等疾病相关。治疗上,中医会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调和气血、驱风散寒等方法,而现代医学则可能通过抗炎、改善血液循环等手段进行治疗。

“以形补形”中医智慧如何应用于食疗?

中医食疗中的“以形补形”智慧,是指通过食用形状或性质与人体器官相似的食物来补益相应脏器。例如,核桃因其形状类似人脑,被认为能补脑益智;动物肝脏富含铁质,有助于补血养肝;番茄富含番茄红素,对心脏健康有益。这一理念强调食物与人体器官之间的相似性,通过食疗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应用时,应结合个体体质和健康状况,合理选择食物,以达到最佳的食疗效果。

11点睡觉算熬夜吗?

根据人体生物钟和健康睡眠模式,晚上11点睡觉并不算熬夜。一般而言,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入睡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睡眠时间。人体在夜间会经历多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大约90分钟,包括浅睡、深睡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确保每晚获得7至9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个体差异和生活习惯也会影响适宜的睡眠时间,因此,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睡眠习惯是必要的。

11岁男孩标准身高体重是多少?

11岁男孩的标准身高体重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可以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生长标准。一般来说,11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约为145至155厘米,体重约为35至50公斤。这些数值会因遗传、营养、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整体健康和成长趋势,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身高体重数值。如果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疑虑,建议咨询儿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12岁孩子胃疼能吃达喜咀嚼片吗?

对于12岁儿童出现胃痛症状,达喜咀嚼片(铝碳酸镁片)可以作为一种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的药物。该药物主要通过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来发挥作用。然而,在使用达喜咀嚼片之前,建议首先咨询儿科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适宜性。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体质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评估是否适合使用达喜咀嚼片,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未经医生指导,不建议自行给儿童用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