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小儿细菌性痢疾(小儿细菌性痢疾 )

别名:
小儿杆菌痢疾,小儿杆菌性痢疾,小儿急性痢疾,小儿慢性痢疾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治愈率99%
多发人群:
婴幼儿人群
发病部位:
其他
典型症状:
发烧 恶心 乏力 食欲减退 黏液便
并发症:
拉肚子 营养不良 佝偻病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儿科 消化内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小儿细菌性痢疾是怎么回事?

  小儿细菌性痢疾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病原

为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需氧、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荚膜、不形成芽孢的杆菌。长约1~3µm;水中可生存5~9天,食物中可生存10天,对阳光极敏感,经照射30min即死亡;在60%时10min,在100℃即刻即可将其杀灭。在低温潮湿的地方,可生存几个月。在蔬菜、瓜果、食品及被污染的物品上可生存1~2周。采用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漂白粉、过氧乙酸、石灰乳、来苏水均可将其杀灭。在37%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应用去氧胆酸盐SS培养基和伊红亚甲蓝培养基可获纯培养。用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阳性率较高。

   2.分群

根据菌体O抗原的结构不同,可分为A、B、C、D 4个群,群内又分为47个血清型(包括亚型):

  (1)A群:志贺痢疾杆菌(Shigella),此群对甘露醇不发酵,无鸟氨酸脱羧酶,与其他各群无血清学联系。此群有1~12个血清型。A群1型为志贺菌,2型为施密次菌(Schmitz),其余为副志贺痢疾杆菌。

  (2)B群:福氏痢疾杆菌(Flexner),发酵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各型间有交叉凝集。已有13个血清型(包括亚型和变种)。

  (3)C群:为鲍痢疾杆菌(Boydii),发酵甘露醇,有鸟氨酸脱羧酶,各型间无交叉凝集。有1~18个血清型。

  (4)D群:宋内痢疾杆菌(Sonne),发酵甘露醇,有鸟氨酸脱羧酶,迟缓发酵乳糖。仅有1个血清型。但近年来按其发酵乳糖的能力可分2株,依其产生大肠菌素的能力又可分16个型。

   3.流行菌

志贺菌属菌群较多,20世纪40年代以前A群为主要流行菌,在60年代初期几乎消声灭迹,但在1969~1970年突然在中美洲暴发流行,1972~1978年在南亚孟加拉国连年发生流行,继之,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等受侵。B群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发展中国家占优势。D群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许多发达国家中跃居首位,占95%以上。1984年我国14省市收集的2274株痢疾菌株中,B群占65.8%,其次是D群占25.1%,A1群和C群分别占8.3%和0.8%。B群和D群仍是1980~1992年间北京地区流行的主要菌株。在儿童中D群多于B群。1986~1988年7省妇幼卫生示范县5岁以下儿童检测出痢疾杆菌113株,以B群,福氏1、2型最常见占72.6%,其次是D群(宋内)占11.5%,A群(志贺)占5.3%;同期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检测出痢疾杆菌66株,D群(宋内)最常见占66.6%,B群(福氏)其次占28.8%,C群(鲍氏)占4.5%,未发现A群(志贺菌)。

   4.有关耐药性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痢疾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渐增高,由于各地应用的抗菌药物不同,各地报道的耐药性亦有差异。1988年由首都儿科研究所牵头7省一市耐药性监测,显示对四环素耐药率达71.1%~83.6%,磺胺54.4%~74.8%,氯霉素33.9%~35.8%,呋喃唑酮(痢特灵)53.6%~100%,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49.1%~97.1%。以下抗生素保持较低耐药率,庆大霉素29.2%~32.9%,多黏菌素E 20%,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12.7%~5.2%,卡那霉素21.2%~33.6%,新霉素由于近年应用较少,耐药率已降至12.0%~17.9%。喹诺酮类药对肠道病原菌有较好效果。据北京302医院耐药试验结果,耐药率很低,吡哌酸3.9%~5.7%,诺氟沙星4.1%,依诺沙星(氟啶酸)0.7%~0.9%,环丙沙星为0。近年来由于应用较多,常用喹诺酮类药耐性有所增高,诺氟沙星耐药率上升为26.5%~39.5%,环丙沙星上升为9.8%~12%。对菌痢喹诺酮类药仍不失为首选药。对于痢疾小檗碱始终保持稳定的中度敏感。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有协同与减少耐药性的作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较好的敏感性。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所有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内毒素,志贺菌还能产生外毒素。以上几种痢疾杆菌在临床上都能引起普通型与中毒型痢疾。鉴定病菌血清型,有助于追查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判断预后,也有助于抗菌药物的选用。

  痢疾菌经口进入胃肠后,必须突破胃肠道的防御才能致病。痢疾菌有较强的耐酸能力,因此容易经胃侵入肠道,在肠液碱性环境中很快繁殖,痢疾菌依靠自己的侵袭力直接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并在其内繁殖。然后进入固有层继续繁殖,并引起结肠的炎症反应。痢疾菌在固有层中被吞噬细胞吞噬,少量痢疾菌到达肠系膜淋巴结,也很快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消灭,因而痢疾杆菌败血症极为少见。

   2.病理生理改变

除结肠组织的炎症外,尚可引起固有层微循环障碍,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形成浅表性溃疡,因而产生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和脓血便等。

   (1)急性菌痢:

急性菌痢病变常累及整个结肠,以乙状结肠及直肠最为显著。严重时可波及回肠下段。以渗出性炎症为主,可分为:

  ①充血水肿期:初起以卡他炎症,表现为黏膜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黏液分泌增多。进一步发展为大量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覆盖于表面,随后黏膜表层组织及渗出的细胞坏死,两者融合,形成一层灰白色糠皮样附着物即假膜。在假膜下残余的黏膜中,血管扩张充血,并有许多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极度充血、水肿。

  ②溃疡形成期:黏膜上皮假膜脱落后形成溃疡。这种溃疡一般小面积、表浅,边缘不规则,虽侵入到黏膜下层,但很少侵犯肌层,所以不引起穿孔。

  ③溃疡愈合期:随着治疗及人体抵抗力的增强,炎症消散,溃疡逐渐愈合。小溃疡可通过黏膜上皮再生而愈合,大溃疡通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瘢痕而愈合。有时瘢痕周围黏膜增生,呈现息肉。肠内病变由于感染的菌群不同而异。急性非典型菌痢分期不明显,病变较轻微,有的仅有肠黏膜的充血水肿。

   (2)慢性菌痢病理改变:

病变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最常见,其次是升结肠和回肠下段。肠黏膜水肿增厚亦可形成溃疡,溃疡常迁延不愈,有时虽渐愈合,但因溃疡面积较大,可形成凹陷性瘢痕,周围有息肉形成。有时瘢痕组织收缩,可引起肠腔狭窄。有的溃疡愈合不完全,黏膜上可见肠腺黏液囊肿形成。囊肿内可不断排出痢疾杆菌,使病情反复发作。

小儿细菌性痢疾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苏诒英,主任医师
    苏诒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营养等

小儿细菌性痢疾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漏斗胸是什么病?

漏斗胸,又称凹陷胸,是一种先天性胸廓畸形,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凹,肋骨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这种病症通常在出生时或婴儿期即可发现,可能与遗传因素、胎儿发育过程中胸廓结构异常有关。漏斗胸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压迫心脏和肺部,导致心肺功能受限,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治疗漏斗胸通常需要手术矫正,以改善胸廓形态和功能。

胸口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

胸口隐隐作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问题如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消化系统问题如胃食管反流病或胃溃疡、肌肉骨骼问题如肋间神经痛或胸壁疼痛综合征,以及焦虑或紧张等心理因素。这种症状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光或胃镜等来确定具体原因。一旦诊断明确,医生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孕妇可以采耳吗?

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进行采耳,但需注意安全和卫生。采耳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尖锐工具,以免造成耳道损伤。同时,采耳时应选择专业的采耳师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专业性。孕妇在采耳时还应注意耳道清洁,避免耳道感染。此外,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过度刺激耳部,以免影响胎儿健康。总之,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进行采耳,但需注意安全、卫生和适度。

服用左炔诺孕酮片后有何反应?

服用左炔诺孕酮片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头痛、乳房胀痛、恶心、呕吐、月经不规律等。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左炔诺孕酮片作为紧急避孕药物,其效果并非100%,且频繁使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并采取其他有效的避孕措施。

紫薯含糖量高吗?

紫薯,学名为甘薯属植物,其含糖量相对较低。紫薯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为淀粉,其含量大约在15%至20%之间,远低于普通白薯的25%至30%。此外,紫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糖分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来说,适量食用紫薯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然而,紫薯中的碳水化合物仍然需要计入日常饮食的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中,以确保血糖控制得当。

脚臭会传染吗?

脚臭本身并不会传染,它主要是由于脚部出汗过多、细菌滋生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引起的。然而,如果脚臭是由于某些真菌感染,如足癣(俗称“香港脚”),则存在传染的可能性。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鞋袜等物品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等个人物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真菌的风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