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时至十七时,申时,膀胱经当令。那么膀胱经它是上头的,是往头晌窜的。申时是哪个属相呢?记住,是猴子。猴子的特性就是上窜下跳。所以这个膀胱经也是,上可以上到最高点,下可以下到最低点,所以它也是上窜下跳,非常地灵活。
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是太阳。它是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就是阳气上不来了,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所以膀胱经千万别理解为储尿器的问题。
1、朝而授业,夕而习复
因为膀胱经是直接上头部的,所以我们中国文化首先讲究一条,朝而授业,夕而习复。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要接受师傅教训,老师教的文化你要好好地去读书。然后到了傍晚的时候,到了膀胱经当令的时期,即15到17点这个时间段,你要好好好地去练习自己。因为这个时间段是学习的好阶段,如果是正常的人,这个时间段判断力非常好。有的人也许会说“我这个时候就是难受”。这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2、膀胱与肾相表里
膀胱经值班时一是该用心工作学习,还有一点就是该注意保养肾,什么道理呢?就是说膀胱经和肾经是一对夫妇的关系。膀胱经为阳,在中医里属于太阳,膀胱太阳经;肾是太阴,肾是在里边的。
在道教的养生里面有一个传统的说法,就是早晨起来,我们要先按摩脸部,后叩齿,然后就会分泌唾液,然后吞唾液36次,如果能够坚持每天去做的话,就能够使自己变得年轻。其实中国传统睡觉、吃饭包括大小便都不可以说话,因为牙本身就是肾的外相。人体里面最固藏的就是牙齿,它的固慑力是最强的,牙病实际上关系到我们的肾气足不足的问题,这都是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
从表面来看大小便,就是大便是跟肺气相关的,小便跟肾气相关,那么中国人就非常聪明,因为肺和肾都属于先天,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大小便的问题,我们就要耗散先天的很多东西。先天之气,耗散了就没有了,后天也补不了,然而大小便是人机体功能的一部分,又不能不进行,怎么办呢?
首先,就是在厕所里不要说话,说话本身就耗气,像天天这样讲课,肯定是很耗气的。既耗肺气,也耗肾气。肺气实际上是靠肾气的收纳收入的,所以中医里有一句话叫肾不纳气,是由于肾的功能不好了,然后呢收不住那个气,气沉不下去。我们中国的养生学是讲究气沉丹田的,都要沉到底下去的。
其次,古代养生法里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要让肾气不外泄的话,尤其以男人为主,即在撒尿的时候一定要咬牙,不是咬前牙,而是咬后槽牙,这就是传统。因为牙是什么呢?牙是肾的花朵,它是属于肾齿。真正的咬法是--肾齿两枚如咬物,后边那个槽牙是属于肾齿,如咬物,是咬上了还是没咬上呢?是没咬上,就好像有两枚枣核搁在两个牙之间一样,是空着咬的,只是做一个咬牙的姿态。实际上呢属于一个吸气的状态。回去好好练一练啊,像咬,但实际上又没咬,只是保持一个气往下吸的状态,这样是非常非常养生的。
刚才说到膀胱经与肾相表里的时候,就说到膀胱经为阳,像个小太阳,所以它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膀胱经它有一个气化的作用,气化的功能。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临床上有这样一些老人,经常出现嘴干,舌头干,那是什么现象呢,他并不是渴,是因为他舌头太干了,他老得喝水润一润。不渴为什么又老要喝水,而喝水后为什么嘴还是觉得发干呢?
人体是有五液的。原来我们在讲脾经的时候讲过口水,脾的津为口水。那么肝的液是什么呢?是眼泪。因为肝开窍明目,肝的液是眼泪。然后呢,肺的液是什么呢,是涕。所以我们一感冒,首先反映出的就是那个鼻涕往下流出来,是肺受寒的相。。
那么形成干燥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很多人看来好像都是都是认为肾阴虚,因为肾液没有了,就是它泛不上来了嘛,好像是肾液缺乏的相。口干到底是不是缺水缺肾液呢?实际上大家去想一想,肾在最下为水,如果我们人体下面有这么一湾水的话,怎么样才能给它调上来呢?从物理学讲,一定是要蒸发,对吧。那么靠什么力量来蒸发,一定是靠太阳。太阳的照射使得这个液,肾液往上调。那么实际上所以我们调上来的肯定就是精华的东西,是物化的东西。
简单说,肾在人体靠下的地方,属水,要想把下面的水调下来降降火气,不光是有水,最重要的是有太阳把它蒸发上来,这就是膀胱经的作用。那么要治好这个病呢,只有一个办法,解决增加这个太阳照射的能量。而这个太阳的功能在人体里是哪条经脉所主的?就是膀胱经,是要靠膀胱经把液给调上来,他能够更充分地 去照射底下那个液的话,肾液的话,肾水才能上泛,到舌头上来。如果膀胱经通畅了,它太阳的气化功能强了,自然上调肾液的功能就强了,口干自然也就好了。
浏览 17109评论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