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养生:辰时胃养生

2014-03-10健康养生
香哈知识

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对应属相是龙,  “龙”这种动物,实际上是没有的,它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想象。龙是蠕着走的,由于人们精神上的需要,取其吉祥之意,所以取千家万户吃早饭的时辰,美其名日“辰龙”o这个时候为吃饭时间,古人有“朝食”之说。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早上一定要吃饭,否则胃酸过多容易烧心。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辰时一—早餐营养要

*胃经靠食养,辰时

*中国式早餐”最

*瓶中酒是好,胃中

*吃绿豆百合粥胃火


要想皮肤好,敲打胃经是妙招


胃经要穴对症调治常见病

*天枢穴——肠胃疾病

*足三里——腹胀、便秘

*承泣穴——眼部病症

*人迎穴——老年性高血压


辰时——早餐营养要均衡

 

辰时胃经“值班”,这个时候是上午7~9点,7点钟我们要吃早饭了,而这个时候是胃经“值班”,所以,胃在此时是最容易接纳食物的。早餐一定要有动物蛋白,要有一味荤,只有咸菜和稀饭可不行,最好有肉或者鸡蛋。

辰时是指上午7~9时,此时该吃早饭了,是胃经在主持一天的大局,胃经当道,此时一定要吃一顿精美丰富的早餐,不吃早餐将伤胃系统。在中医里,脾胃被称为“仓廪之官”,负责掌管人体内的收纳和消化,如果早饭没有吃,那么胃经“当班”的时候就相对被闲置,那么脾经也就没什么可以输送分配的东西了,脾胃就会持空运作,人自然就会感觉头晕无力。人的生命是靠胃经养育的,如果一旦胃经绝断,就会回天乏术了。古代中医抢救重症病人时,会给病人喂一块麦饼,如果病人不能消化,医生就会放弃救治,说明他胃经已绝,不可救治了。可见胃经对人是多么重要。

正因为如此,古人十分重视护膝,席地而坐或者是在跪坐的时候会把两手放在膝盖部位。为什么把手放在那里呢?因为手上有劳宫穴,此穴属火,这就是很多小孩子肚子疼的时候,一些父母将手放置在孩子肚脐位置,轻轻接揉能缓解因受凉而肚子疼痛的原因。另外,对于痛经或经期不稳的女性来讲,出现经期前后乳房胀痛和大腿根酸痛也与胃经有关。因为胃经由脸部向下,会经过乳房正中线下去,胃经不调的则血不足,血下不来,不通则痛。

辰时在十二生肖中所对应的动物是龙,龙尽管只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但它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采集的是每个动物最有生气的部分。比如龙的角,其实就是鹿的角,而鹿茸绝对是生机最旺的。辰时之所以与龙相对,也是在暗示辰时进食的重要性。因为此时胃经当令,能将食物变成充满生机的精血,这对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时下流行吃生冷食品,很多人一早就喝果蔬汁,殊不知,对身体而言,受欢迎的永远是温暖的东西,身体温暖,胃循环才会正常,氧气、营养及废物的运送才会顺畅。况且,早餐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因为早晨的时候,日出刚起,阳气还在生发阶段,大地温度尚未回升,同时夜间的阴气还未除,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都还呈现收缩的状态,假如这时候你再吃喝冰冷的食物,必定会使体内各个系统更加痉挛,血流更加不顺。早餐前应先喝水,毕竟人经过一夜睡眠,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早餐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此时应适当补充水分。胃经要靠后天的养护,建议早上最好多享用小米粥、热稀饭、热豆浆等。时间要最佳,医学研究证明,7~8点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5小时为好。

 

养生小常识——人体反射区理论

 

神奇的中医面诊

胃的反射区域在鼻翼。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饭后l—2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处;饭后2~4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痛法在两排肋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地方,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在腹部稍偏右处。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而鼻翼部青瘪者,一般以前胃痛,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引发胃癌的可能性较大。鼻翼薄且沟深证明是萎缩性胃炎。胃反射区

辰时一定要吃早餐,但关键是吃什么,怎么吃。吃得好才对身体有益。毕竟人在刚刚睡醒半小时内,身体内部的各个器官并未完全苏醒,正在慢慢从睡眠状态中恢复活力。此时迸食,如果所进的食物没选对,就很容易引起胃部不适。比如,牛奶和豆浆也是我们早餐经常喝的,喝牛奶(包括酸奶)、豆浆时必须搭配食品同食。因为这些饮品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空腹饮用的时候,蛋白质将“被迫”转化为热能消耗掉,起不到营养滋补作用,容易伤胃气。

中医学说的“胃气”,实际上是广义的,其实不仅包括“胃”这个器官,此中包罗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肌肉的功能等。每天早起,空腹胃虚,因为早晨的时辰,夜间的阴气未除,大地温度尚未回升,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都还呈现收缩的状态,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以粳米或糯米做成的药粥,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也可以喝一大碗热粥,使肠胃得到滋养,不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不会导致肥胖。

饮品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空腹饮用的时候,蛋白质将“被迫”转化为热能消耗掉,起不到营养滋补作用,容易伤胃气。

如果辰时你再吃喝冰冷的食物,必定使体内各个系统越发挛缩、血流越发拂逆。也许刚开始吃喝冰冷食物的时辰,你不觉得胃肠有什么不舒服,但日期一久或者年龄渐长,你会发现怎么也吸收不到食物精华,好像老是吃不茁壮,或者是皮肤越来越差,或者是咽喉老是隐约有痰不清爽,时常感冒,小弊端不停。这就是伤了胃气,伤了身体的抵抗力。

清晨是一天中养胃的最关键时刻之一,保养不当,时间长了就会引发胃肠功能失调。吃得不好会让你疾病缠身。在此,推荐传统的“中国式早餐”。粥一直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健康养生的代表,胃喜欢温热的食物,于是粥品便成了最佳选择。清晨来碗稀粥,再加上一盘青菜、一个水果,尽管简单,营养却尽在其中!

小米粥:小米粥是早餐最好的食物之一。熬透的粥,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里叫做“米油”,  俗称“粥油”。通过熬制,部分营养进入汤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为丰富,是米汤的精华,滋补力之强,丝毫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

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面100克,先用凉水调成糊状,待水烧开后放入,然后将切成碎块的红薯一并放入,轻轻搅动以防止玉米面粘在锅底。熬粥时要用温火,中间可点几次冷水,玉米面红薯粥以不稀不稠为好。

南瓜粥:南瓜粥属于温性粥,与皮蛋瘦肉粥等凉性的粥类相比,温和的南瓜粥则更适宜秋季早餐人体胃肠温补的需要。先将南瓜去皮洗净切成块状备用,淘净米后再泡30分钟,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才能熬煮出又软又稠的粥。  它与一些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共同煨食服用,对于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

喝粥自然离不开小菜了,配稀饭的酱菜、豆腐乳营养价值低,而且太咸,钠含量太高。另外,加工食品可能会添加防腐剂,常吃容易伤害肝、肾。吃稀饭时可以搭配一颗荷包蛋或是一份瘦肉,素食(素食食品)者则可选择吃一块豆腐或豆干、素鸡等豆类制品,摄取蛋白质(蛋白质食品),豆腐乳和酱菜要尽量少吃。另外加盘炒青菜,这套早餐就很均衡,而且蔬菜(蔬菜食品)中的钾,能帮助身体把钠排出体外。实际早餐最好能吃个鸡蛋,煎蛋、荷包鸡蛋、煮鸡蛋都行,出门时再带个水果,尽管简单,营养却尽在其中。

 

※瓶中酒是好,胃中酒是毒

现在社会压力大,许多男人一下班就聚在一起喝酒,用狂侃胡说八道的方式来缓解自身的郁闷。很多商务人士更是免不了要经常在外应酬。吃饭时,为了调节气氛实在不想喝酒也得硬着头皮喝上几杯。还有些入夜以继日,觥筹交错,虽然明知喝了伤身,但碍于情面而死撑,直到喝倒为止,宁可对不起自己的身体,也不能对不起客户和朋友。

不少人认为少量酒精刺激能使人注意力集中,但是实际结果并非如此。少量酒精仅有一些镇静作用,摄入较多则对记忆力、注意力等有严重伤害。人们总误认为喝酒只会伤肝,伤及不到其他部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酒喝入肠胃后,不到5分钟就能进入血管,迅速扩散到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酒精在胃内会被化解吸收一部分,肝脏也能代谢过滤一部分。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所以酒精流经之处——肝、胃、心脏、大脑均可造成损害,要知道,95%的酒精由肝脏分解代谢,一次过量饮酒就相当于一次轻型急性肝炎的肝损害。过量饮酒,超过胃的化解代谢能力,会刺激胃黏膜。剩余的酒精随血液流入大脑,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就会发生变化,引起一系列的病变。

为什么有的人常说“酒能壮胆”?因为一喝酒,胃就会胀,然后气就会往上行。  <黄帝内经》里讲“肝胆横浮”,酒气一入胃,就会调动你的元气,肝胆气机就生发出来了,所以能够御风寒,可以使人志气高昂,这也是为什么酒后胆大的缘故。血液中留有的酒精导致脑功能变化,还会影响人体的肌肉活动,所以,酒醉者走路摇摇晃晃,说话含糊不清。喝酒时如果吐酒,说明你的酒已经喝得过了,胃采取了自我保护措施。

即使你吃“解酒药”,酒精早已进入血液,  “解酒药”来不及发挥作用。即使喝完酒立即吃“解酒药”,药物的吸收速度远远比不上酒精扩散速度。白酒酒精含量大,对身体的伤害也大,最好别喝;红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比白酒低,对身体的伤害小一些,而且其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能降低胆固醇的白藜芦醇,可适量饮用;啤酒的酒精含量较低,也富合营养,少喝点对人的伤害很小。

但是,任何酒都含有酒精,喝得太多都会伤身体。所以说“胃中酒是毒”,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入,一定要控制饮酒,防止心脑血管意外发病。

 

生活小秘方——如何保护好肠胃?醉了怎么解酒?

先吃饭后喝酒。在喝酒之初,吃些鸡肉、烧鹅等油腻的食物,这些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能阻碍酒精的吸收,进入血液里的乙醇就少了很多,这样人就不容易立即“上头”。  喝酒的时候慢慢喝,不要一饮而尽。酒精进入人体内5分钟就可以被血液吸收,喝得太快,血液浓度越来越高,很快就醉了。如果已经喝醉,最方便而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喝蜂蜜水,因为蜂蜜中含的大部分都是果糖。酒后不宜饮浓茶,此外,可以喝淡茶,淡茶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酒精的排泄,而又不至于引起心脏的负荷。

这几天小君非常苦恼,平日里活泼可人的姑娘变得沉默寡言,舌头上有小红点和薄舌苔,舌头和舌根中间有裂痕,而且带点口臭。吃饭时食不甘味,无精打采。医生说这是由于饮食不好,胃火太大的表现,根据其病症拿了牛黄清胃丸和吗丁啉,这是西医的疗法。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医所说的“胃火”,胃火分虚实两类,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舌红、少苔,这部分人一般都无老胃病的症状,正如中医上说是“平素胃阳不脚,津液亏损”,加上起居失度、劳累惹起上火:过年期间多数入还是吃出来的实火,  “辛辣烈酒,膏粱厚味”,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我们常说:脾胃共为“后天之本”,因为其具备了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掌握着身体能量的吸收和分配,所以,照顾不好你的脾胃,它就会在供给和能量的分配上给你“缺斤少两”,让你身体的很多器官都处于一种“怠工”的状态,身体的运作代谢减慢,自然,人的工作效率就低。脾胃的护理很关键,五脏六腑都是我们运转的关键零件,脾胃出了问题零件就松了,重新拧紧了,机器就好了。血液浓稠了,机器就转不动了,还伤害机器。毒素太多了,机器就容易变形。所以,智慧的中国人要了解一个不常往来的人最近的成就如何,绝对不会直接去问,而是问“吃”,然后通过“吃”来推知想要知道的问题的答案。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这里介绍一则健脾通胃肠气的保健方法:双手重叠,顺时针绕肚脐揉腹,以通为主,可促进胃肠气通畅,逆时针绕肚脐揉腹,则以补为主,可起到健脾作用。便秘患者,多顺时针揉,若兼脾虚者,则加逆时针揉,每次300—500下,每天1—2次。

 

节日里许多年轻入睡得比 平时少,虚火上升,很多女孩子还喜欢一边玩一边吃,瓜子、花生、巧克力等零食不离手,体内热量堆积太多,脸部发出很多痘痘。这样的“火”流自内热,既然火气是吃出耒的,那么对付它也要从吃这个源头上做起。多吃粗粮能够防止胃火。我还是要强调最重要的米饭,其他的要注意多吃土豆、红薯、栗子、红枣和蜂蜜这类补气的食物。顺带说一下,香菇虽然也很补气,但有皮肤病的要注意少吃,不要空腹吃。如果贪吃辛辣、烧烤等刺激性食物,会使脾胃受损,内蕴化热,严重者口角会出现糜烂。对这样的“火”当多吃豆类、小米等粗粮和绿色新鲜蔬菜等,添加清淡食物。其次是要多吃清淡食物。此外,多喝水是个好习惯,能够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

 

这里推荐绿豆百合粥去胃火。将绿豆和百合煮1 5分钟后,再放入大米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粥稀薄合适后即可,适当加入冰糖。百合和绿豆的清热解毒和降火能力是得到大家公认的,绿豆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行渴健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常食百合有润肺、清心之效,可行咳、行血、开胃。做起来也比较简单。绿豆百合粥清热、生津,可以去脾热,胃火严重者可以在前面的粥里加金银花。

补气和补血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补胃步骤。单纯补气而不补血,就像烧得很旺的炉子上放了一个空锅,补血就是在锅里放入美味。要纠正一个观念,不能单独靠某一味食物补身体,饮食要全面。比如你现在已经知道补血和补气的食物了,那这两种都要常吃,单独吃效果不会明显,这个是肯定的。

一段时间来,小君人面萎黄,脾气虚弱,有点失魂落魄,对任何事情都觉得了无生趣。她只是想一个人待着,有些焦虑,有些忧郁,有些恐惧。她暗想:难道自己才30岁就已步入更年期了吗?

皮肤是一面镜子,反映着机体的内在健康。肤色既表明了外在皮肤的问题,又反映了生理内在的健康状况。面色萎黄,一般就会出现身体消瘦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将“面黄”和“肌瘦”搭配在一起让二者结伴同行的缘故。试想,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消化不良,那么这个人即使不瘦,大体也胖不到哪儿去。这就要提醒那些怎么吃都不胖的人了,看看自己是否属于这种情况,免得还在为自己的身材而盲目乐观,结果让健康悄悄地溜走了。

意欲留住青春的女性,不妨多多敲打胃经,我们颜面的光泽、皮肤的弹性都由胃经供血是否充足所决定。它上行头面,令我们脸色红润;下行膝足,让我们步履矫健。胃经通过经脉相关联,是多气多血之经,也是我们获得后天营养的主干道。脾胃功能好的人,肌肤一定是滋润、丰腴的;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枯瘦,皮肤没有光泽,则脾胃功能不好,所以身体气血不足。脾胃的健康状况也可以从嘴唇的颜色来看,如果是深红色,是内热;如果是浅红色,是虚寒,如果嘴唇皮肤很干燥,是体内津液不足。

如果你掌握了保养脾胃的方法,你就可以一辈子都不要做“黄脸婆”,就算是到了50多岁也一样,脸色不会枯黄。胃经在腿(外侧靠前的部分)上,在脸上、头部、胸腹部等都有穴位分布。敲腿上、胸腹部的胃经穴位或在胃经路线上拔罐、刮痧等,都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保证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人精神状态自然好,皮肤也会变得很好。如果每天坚持用手指按压脸上的四白穴(眼睛平视时,瞳孔正下方眼眶下缘稍下方的凹陷处),然后轻轻揉3分钟左右,则可以增强胃肠功能,排出体内毒素,入的皮肤也会变得细腻起来,祛痘、美白的效果也不错。而按人迎穴(前喉外侧3厘米处,能摸到动脉的搏动在这里),则可以促进脸部血液循环顺畅,减少小皱纹,使皮肤自然有光泽。

只要从今天开始,在胃经当令的早晨7~9点经气最足时,敲击、按摩胃经,激活这条能量的供给线,让它时时保持充足旺盛,就能改善面部皮肤松弛等现象。你认真地对待你的脸部皮肤,花时间照顾它,有规律地生活,重视你的睡眠和心情,健康地饮食,爱惜你的身体内脏,你的状态一定会越来越好。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虽然经过岁月的磨砺、洗涤,自己依旧身材苗条、皮肤细腻,亮丽如初,那样,我们就可以永远昂首挺胸,精力无穷。

浏览 14236评论 71

展开全部

热门菜谱

今日推荐

热门推荐

保存到手机
看更多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