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过敏有关系。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发病机制中过敏反应占重要地位,但感染、物理因素等非过敏原因也可能引发。
1、过敏因素
过敏是荨麻疹的主要诱因之一。当机体接触致敏物质如海鲜、花粉、尘螨或药物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风团伴瘙痒。这种情况属于I型超敏反应,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发作。
2、感染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通过激活补体系统诱发荨麻疹。例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炎,都可能伴随荨麻疹样皮疹。这类皮疹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且抗过敏治疗效果有限。
3、物理因素
约15%-20%的慢性荨麻疹与物理刺激有关。机械性压力、冷热刺激或日光照射可能直接激活皮肤肥大细胞,导致局部组胺释放。这类荨麻疹具有明显诱因关联性,在解除物理刺激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出现荨麻疹症状建议记录发作前接触的物质或环境变化,及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若伴有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需立即就医。慢性荨麻疹患者应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免疫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