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视力需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或屈光手术等方式改善,注意事项主要涉及正确佩戴、定期复查及用眼卫生等方面。具体方法的选择需结合个人眼部条件和生活习惯,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正确佩戴眼镜
配镜前需进行专业验光,确保度数准确。日常佩戴时应避免镜片磨损或变形,不可随意借用他人眼镜。近视者需全天佩戴,不可时戴时摘,以免加重视疲劳。运动或特殊场合可选择防滑镜架或专用护目镜。
2、合理使用角膜接触镜
每日佩戴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避免过夜使用。佩戴前需洗净双手,定期更换护理液和镜片盒。出现眼红、异物感等不适需立即停用并就医。不建议未成年人在无监护下自行使用。
3、定期复查视力
青少年每3-6个月复查,成年人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复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轴长度等指标。若发现矫正视力下降超过0.2或出现视物变形,需及时调整镜片度数或排查眼部病变。
4、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读写时保持30cm以上距离,每40分钟休息5-10分钟。保证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室内光线需均匀明亮。避免在颠簸环境中用眼,减少电子屏幕的蓝光暴露时间,必要时使用防蓝光镜片。
5、谨慎选择屈光手术
术前需完成角膜厚度、眼压、泪液分泌等全面检查。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和抗生素滴眼液,三个月内避免游泳和剧烈运动。高度近视者术后仍需定期检查眼底,预防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矫正视力过程中若出现头痛、眼胀或复视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查原因。需注意任何矫正手段都不能逆转真性近视,青少年更应重视近视防控。建议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建立视力健康档案,根据视力变化动态调整矫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