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外科手术风险主要包括出血与感染、神经损伤、麻醉并发症、术后功能障碍以及骨骼愈合异常等。由于手术部位涉及颌面部复杂的解剖结构,不同术式的潜在风险可能有所差异,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
1、出血与感染
颌面部血管丰富,术中可能损伤知名动脉如颌外动脉引发活跃出血,术后护理不当易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感染可能引发间隙感染甚至颅内感染,需及时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
2、神经损伤
涉及下颌骨的手术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下唇麻木;腮腺区手术可能损伤面神经分支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瘫。神经牵拉伤恢复期通常需要3-6个月,可配合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
3、麻醉并发症
全麻手术可能出现恶性高热、气管插管损伤等风险,特别是困难气道患者易发生通气障碍。术前需完善心肺功能评估,麻醉医生会根据ASA分级制定麻醉方案。
4、术后功能障碍
正颌手术可能引发暂时性咬合紊乱,关节区手术可能影响张口度。术后需配合咬合板、牵引装置进行功能训练,约85%患者可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咀嚼功能。
5、骨骼愈合异常
截骨术后可能出现骨不连或错位愈合,尤其吸烟患者发生率提高3-5倍。若发生骨愈合不良,可能需要二次手术进行植骨修复,通常选择髂骨或肋骨作为供区。
患者术前应进行全景片、CT三维重建等影像学评估,术后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口腔护理和功能锻炼。出现异常肿胀、持续性出血或感觉障碍加重等情况,需立即返院复查。建议术后1、3、6个月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监测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