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颜色变化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与子宫复旧不全、宫腔感染或胎盘残留等病理因素有关。若出现异常颜色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生理性颜色变化
产后恶露分为血性、浆液性和白色三个阶段。血性恶露呈鲜红色,持续3-4天;浆液恶露转为淡红色或褐色,持续约10天;白色恶露呈黄白色,持续2-3周。这种渐进的色泽改变是子宫内膜修复的正常表现,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更换卫生用品。
2、子宫复旧不全
若血性恶露持续超过2周或反复出现鲜红色分泌物,可能与子宫收缩乏力有关。这种情况常伴随下腹坠痛,可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子宫恢复情况,必要时使用缩宫素等药物促进宫缩,辅以产后康复理疗。
3、宫腔感染
当恶露呈灰绿色、黄褐色且有腐臭味,伴发热、腹痛时,可能提示产褥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需进行分泌物培养,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同时监测体温变化。
4、胎盘胎膜残留
持续暗红色恶露伴较多血块,需警惕宫腔组织残留。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异常回声,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清宫术,术后使用益母草颗粒等中成药促进子宫修复,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产后42天内应密切观察恶露变化,正常恶露总量约250-500ml。若出现出血量突然增加(1小时浸透卫生巾)、恶露异味加重或伴有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日常应注意休息体位,避免长时间仰卧,哺乳可促进缩宫素分泌帮助子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