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可能引发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以及菌血症等疾病。该菌产生的多种毒素是导致不同临床表现的关键因素,需结合感染途径和机体状态综合判断。

1、气性坏疽

常见于深部创伤或开放性骨折后的感染。产气荚膜梭菌通过分泌α毒素和胶原酶破坏肌肉组织,引起局部肿胀、剧烈疼痛,皮下可触及捻发音。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清创和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中毒性休克。

2、食物中毒

多因摄入被该菌污染的高蛋白食物(如肉类、禽类)引发。其肠毒素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通常在8-24小时内出现水样腹泻、腹部绞痛等症状,病程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在1-2日内自愈。

3、坏死性肠炎

好发于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人群。β毒素引起肠道黏膜缺血坏死,典型表现为血便、剧烈腹痛及全身中毒症状,儿童病例可能发展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及时住院进行支持治疗。

4、菌血症

多见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细菌突破局部感染灶进入血液循环,可引发高热、寒战等全身性感染征象,严重时可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克林霉素等敏感抗生素。

日常需加强创伤后伤口护理,避免土壤污染。处理生肉后应彻底洗手,食物充分加热。出现突发性剧烈腹痛、异常肿胀或血便时,应立即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和针对性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定期监测感染指标,预防重症感染发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