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食物中毒后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食物中毒后的家庭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停止进食、补充水分、观察症状、调整饮食以及必要时药物治疗。需根据中毒程度选择合适措施,症状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1、停止进食

发生食物中毒后应立即停止摄入可疑食物,避免继续进食加重胃肠道负担。若进食时间在1~2小时内,可尝试催吐以减少毒物吸收,但意识不清者禁止催吐,以免引发窒息。

2、补充水分

频繁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ml液体,若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每小时需补充200~400ml液体。

3、观察症状

密切监测体温、意识状态、呕吐物性状及排便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8.5℃)、血便、意识模糊、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等严重症状,或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毒,需立即送医。

4、调整饮食

症状缓解后应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低脂、低纤维的半流质食物。建议选择米汤、藕粉、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牛奶、豆浆等易胀气食品,2-3天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5、药物治疗

轻度腹泻不建议立即止泻,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进行吸附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儿童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

家庭护理期间应保持环境通风,患者餐具单独消毒。记录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性状、次数,就医时提供详细进食史。需特别注意生熟食物分开储存,剩余饭菜超过2小时需冷藏,海鲜类食品务必彻底加热后食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