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钠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及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其作用一般包括抑制异常电活动、延长有效不应期、降低心肌自律性、改善传导阻滞以及抗惊厥等。
1、抑制异常电活动
苯妥英钠通过阻滞钠离子内流,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减少异位起搏点的异常放电,从而抑制早搏或心动过速的发生。
2、延长有效不应期
该药可延长浦肯野纤维的有效不应期,降低心室肌复极过程中的折返激动风险,对室性心动过速有调节作用。
3、降低心肌自律性
通过抑制钠通道开放,降低心室和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减少因自律性增高引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4、改善传导阻滞
在洋地黄中毒时,苯妥英钠可改善房室传导,消除单向阻滞,恢复正常传导功能,对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
5、抗惊厥作用
其抗癫痫机制与调节离子通道的特性,对中枢神经异常放电引发的心律失常有辅助调节作用。
使用苯妥英钠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过量导致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神经毒性反应。存在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者慎用,具体用药方案应遵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