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鼠尾草对肝脏有何保护作用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鼠尾草作为常见的中药材,一般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胆汁分泌、调节血脂以及抗菌抗病毒等保护肝脏的作用。其有效成分通过不同机制对肝脏产生积极影响。

1、抗氧化

鼠尾草中的多酚类物质可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这种作用有助于维持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延缓肝细胞老化过程。

2、抗炎

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肝脏因炎症导致的充血肿胀。动物实验显示该成分可降低肝脏组织中IL-6等促炎因子水平。

3、促进胆汁分泌

通过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酸,帮助消化脂类物质,降低胆汁淤积风险。临床观察发现适量使用可使胆汁分泌量增加约20%-30%。

4、调节血脂

鼠尾草提取物可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促进低密度脂蛋白代谢。连续服用8周可使高脂模型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下降约15%。

5、抗菌抗病毒

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同时能干扰肝炎病毒复制过程。体外实验表明其提取物可使病毒载量降低40%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鼠尾草虽有一定保肝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肝功能异常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胃肠不适。日常建议通过泡茶等方式适量摄取,每周使用量不宜超过15克干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