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一般不会通过母乳传播,但存在极少数特殊情况可能造成传染风险。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而母乳并非常见传播途径。
母婴垂直传播通常发生在妊娠期或分娩过程中,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或经产道接触传播。母乳中的梅毒螺旋体含量极低,且乳汁中的免疫成分可能抑制病原体活性,因此哺乳传播概率较低。若母亲乳房或乳头存在活动性溃疡、破损等开放性病变时,乳汁可能被螺旋体污染,此时婴儿口腔黏膜接触破损处可能发生传播。
母亲接受规范驱梅治疗后,体内病原体数量显著下降,母乳传播风险可进一步降低。建议梅毒感染母亲在医生指导下评估病情活动性及治疗效果,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哺乳。若正处于传染性较强的梅毒早期阶段或存在乳房皮肤破损,应暂停母乳喂养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