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需结合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相关影响因素。骨密度检查通常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完成,但需评估血管钙化情况及排除继发性骨病干扰。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合并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骨骼病变风险较高。检查前应空腹8-12小时,避免穿戴金属饰品,需向医生说明当前用药情况特别是含钙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等。检查时取仰卧位配合设备完成腰椎和髋部扫描,操作时间约10-15分钟。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定量CT或超声骨密度检测作为补充。
结果解读需结合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等实验室指标综合分析。对于存在严重血管钙化者,需注意骨密度值可能被高估。建议检查后由肾内科与骨科医生联合评估,根据肾功能分期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定期复查间隔一般为6-12个月。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骨质改变应及时调整透析方案或启动抗骨质疏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