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可能引发肠梗阻、瘘管形成、腹腔脓肿、营养不良以及肠道穿孔等并发症,需积极干预治疗。该病属于慢性炎症性肠病,病程中易出现多种消化道和全身性损害。
1、肠梗阻
克罗恩病反复发作会导致肠壁纤维化增厚,形成局部肠腔狭窄,约30%患者会出现肠梗阻。患者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严重时需通过手术解除梗阻。
2、瘘管形成
深在的肠溃疡穿透肠壁形成异常通道,常见于肛周、肠间或肠-膀胱瘘。瘘管可能导致感染、脓液渗出,需通过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部分患者需外科清创。
3、腹腔脓肿
透壁性炎症引发肠壁穿孔后,肠道内容物渗漏可形成局限性脓肿,多伴有发热、腹部包块。治疗需抗生素联合经皮穿刺引流,必要时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4、营养不良
肠道吸收面积减少和慢性消耗,导致60%患者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需通过肠内营养支持,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营养素。
5、肠道穿孔
深溃疡穿透肠壁全层引起游离穿孔,发生率为1-3%,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板状腹。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并切除病变肠段,术后死亡率约5%。
该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肠镜和影像学评估。日常需采用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排便习惯改变时,应及时到消化科就诊,通过生物制剂等靶向治疗控制疾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