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结核病与体重减轻有何联系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结核病与体重减轻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主要与疾病引起的代谢消耗增加、食欲下降、营养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具体机制包括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全身性反应、细胞因子释放以及药物副作用等。

1、代谢消耗增加

结核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原体在体内大量繁殖会导致基础代谢率显著升高。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系统持续激活,蛋白质分解加速,脂肪储备被动员供能,这些过程均会加速体重下降。患者常伴有持续性低热和盗汗,进一步增加能量消耗。

2、食欲减退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会刺激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这些炎症介质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摄食中枢,抑制饥饿感。约60%-80%的肺结核患者出现明显食欲不振,部分患者合并口腔溃疡或吞咽疼痛,导致进食量锐减。

3、胃肠道功能紊乱

肠结核或腹膜结核可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长期服药的患者易出现营养摄入不足。重症患者还可能并发肠梗阻等并发症,加剧营养不良。

当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伴咳嗽、低热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胸部CT等检查。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35kcal/kg。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自行减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