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腱鞘炎如何进行针灸治疗?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腱鞘炎的针灸治疗通常包括局部取穴、远端配穴、温针灸或电针疗法等,需由专业医师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案,同时结合制动休息等综合措施。

1、局部取穴

常选择阿是穴及病变部位周围的阳溪穴、外关穴等穴位。通过针刺可直接作用于患处,刺激局部气血运行,缓解肌腱与腱鞘之间的炎症粘连。操作时需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

2、远端配穴

多选取合谷穴、曲池穴等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以及列缺穴、手三里穴等。远端配穴能通过经络传导调节整体气血,改善上肢血液循环,常配合局部穴位使用可增强镇痛效果,每周治疗2-3次为宜。

3、温针灸或电针疗法

在常规针刺基础上,于针柄加艾炷施行温针灸,或连接电针仪以疏密波刺激。温热效应和规律电刺激能扩张毛细血管,促进炎性物质吸收,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皮肤敏感者慎用。

针灸治疗期间需注意患肢制动休息,避免重复性抓握动作。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治疗,通常需连续治疗2-4周。若出现红肿加剧或功能障碍,应及时配合超声波理疗或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药物综合治疗,避免盲目自行针灸操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