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偏高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但也可能由肾脏疾病、药物因素等引起,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生理情况下肌酐水平波动较小,若出现持续升高,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能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影响肌酐排泄。此时患者常伴发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循环淤血症状,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功能。治疗方面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慢性肾脏病是肌酐升高的最常见原因,患者可能出现尿量改变、泡沫尿等症状。这类情况需进行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治疗药物包括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海昆肾喜胶囊等。某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庆大霉素普鲁卡因胶囊等具有肾毒性,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肾小管,导致肌酐异常。
若出现肌酐指标异常,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及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同时需注意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应及时到肾内科或心血管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