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可能引起支气管炎、脑膜炎、心肌炎、肾炎以及皮肤病变等并发症。当支原体感染累及其他器官或引发免疫反应时,可能造成多种继发性损害。
1、支气管炎
支原体肺炎患者若未及时控制感染,病原体可能向下蔓延至支气管,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喘息或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加重。
2、脑膜炎
当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突破血脑屏障时,可能引起脑膜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颈部僵直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抽搐,需通过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
3、心肌炎
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攻击心肌细胞,表现为胸痛、心悸、乏力等症状。心电图检查可见ST-T段改变,心肌酶谱检测可发现肌钙蛋白等指标异常。
4、肾炎
支原体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时,可能引发血尿、蛋白尿等症状。肾功能检查可见肌酐清除率下降,需与原发性肾脏疾病相鉴别。
5、皮肤病变
约25%患者可能出现斑丘疹、多形性红斑等皮肤损害,多发生在躯干和四肢,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或超敏反应有关,通常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
支原体肺炎患者若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改变、尿量减少或胸闷气促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血常规、影像学及相关器官功能检查。治疗时首选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时需针对并发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