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胆囊结石如何形成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囊结石的形成主要与胆汁成分异常、胆囊功能异常以及胆道感染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或胆红素等物质析出并逐渐聚集形成结石。

1、胆汁成分异常

当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或胆盐、卵磷脂比例失衡时,胆固醇易过饱和析出结晶,形成胆固醇性结石。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等因素可加重这种代谢异常。此外,胆红素代谢异常时,游离胆红素与钙离子结合可形成胆色素结石。

2、胆囊功能异常

胆囊收缩功能障碍会影响胆汁正常排空,导致胆汁淤积浓缩,为结晶聚集提供条件。妊娠、长期禁食、糖尿病等因素可能减弱胆囊收缩能力。胆囊黏膜分泌的黏液蛋白还会吸附胆固醇结晶,加速结石核心形成。

3、胆道感染

细菌感染可引起胆囊炎症,坏死脱落的黏膜细胞、炎性渗出物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大肠杆菌等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可使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色素钙盐沉淀,形成黑色素结石或混合性结石。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期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40岁以上肥胖人群、多次妊娠女性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若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化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