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异常可能引发多种生理功能障碍,具体影响与酸碱失衡的类型和程度有关。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肺、肾等器官调节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若超出范围则可能造成以下后果:
pH值下降(酸中毒)时,细胞内的酶活性会受到抑制,导致能量代谢障碍。例如代谢性酸中毒常伴随高钾血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呼吸性酸中毒则因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脑血管扩张引发头痛、视乳头水肿。而pH值升高(碱中毒)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出现手足抽搐、肌肉震颤等症状,同时低钾血症可能加重心律失常风险。对于危重患者,严重酸碱失衡会加重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急性肾损伤患者合并酸中毒时,肾功能恶化速度可加快30%-40%。
建议定期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发现pH异常应及时明确病因。对于慢性肺病患者需规范使用呼吸支持,肾功能不全者要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纠正酸碱失衡时应遵循“宁酸勿碱”原则,避免过快纠正引发并发症,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结果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