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可能导致皮肤或黏膜出现异常增生、生殖器疣以及癌变风险升高等不适表现。多数情况下低危型HPV感染以局部症状为主,而高危型长期感染可能增加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
1、皮肤疣体
低危型HPV感染皮肤后,可能引发寻常疣、扁平疣或跖疣等病变。病毒通过微小破损侵入表皮基底层细胞,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表面粗糙的疣状赘生物。好发于手部、足底等摩擦部位,通常无痛痒感但可能影响外观。
2、生殖器疣
HPV6、11型等低危型感染生殖器区域时,可导致尖锐湿疣。初期为淡红色小丘疹,逐渐增大成菜花状、乳头状赘生物,常分布于阴道口、阴茎冠状沟等温暖湿润部位。疣体易破损出血,可能引起局部瘙痒或灼热感。
3、癌变风险
高危型HPV(如16、18型)持续感染可能诱发宫颈上皮内瘤变,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增多。病毒E6/E7蛋白干扰抑癌基因功能,导致细胞恶性转化,未经规范治疗可能进展为宫颈癌、肛门癌等恶性肿瘤。
4、无症状感染
约90%HPV感染可在1-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期间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此类隐性感染仍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性接触或密切皮肤接触传播病毒,需通过HPV-DNA检测才能发现。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HPV检测和TCT检查。出现生殖器异常增生或反复出血症状时,应及时至妇科或皮肤科就诊,通过醋酸白试验、病理活检等手段明确诊断,并遵医嘱接受激光、冷冻或光动力治疗。适龄人群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