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DIC与DIC有哪些区别?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主要根据发病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两者的区别通常体现在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等方面。

1、病因不同

急性DIC常见于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产科急症等,病情进展迅速。慢性DIC多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肝脏疾病相关,病程发展较缓慢。

2、临床表现不同

急性DIC以广泛出血为主,如皮肤瘀斑、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等,可能伴随休克和多器官衰竭。慢性DIC症状较隐匿,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如静脉血栓或微血管栓塞,出血倾向较轻。

3、实验室检查差异

急性DIC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下降,D-二聚体明显升高。慢性DIC的实验室指标变化不如急性型明显,但可能出现持续的血栓标志物异常。

4、治疗方式不同

急性DIC需紧急处理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并给予抗凝治疗。慢性DIC则以控制基础疾病为主,如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同时监测凝血功能。

若出现疑似DIC的症状,如异常出血或血栓表现,应及时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并就医。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类型由医生制定,避免自行使用抗凝药物或止血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