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细菌感染有哪些治疗方法?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支持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具体需根据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选择。患者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1、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通常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不同种类抗生素针对的病原菌存在差异,例如头孢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较好,而喹诺酮类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更敏感。使用前需进行药敏试验,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

2、手术治疗

对于局部化脓性感染如脓肿、坏死性筋膜炎等情况,需手术切开引流或清创。手术能直接清除感染灶,减少毒素吸收,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例如阑尾炎穿孔引发腹膜炎时,需切除病变阑尾并冲洗腹腔。

3、支持治疗

包括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退热镇痛等对症处理。重症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时,需进行扩容、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生命体征。

4、物理治疗

浅表感染可局部使用红外线照射、微波治疗等促进炎症吸收。对于伤口感染,定期消毒换药、保持引流通畅是关键。但物理治疗多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抗菌治疗。

5、免疫治疗

针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增强抵抗力。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需注射抗毒素血清中和毒素,但需注意预防过敏反应。

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用药疗程,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日常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摄入,监测体温等感染征象。若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危重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患者切勿自行购买抗生素使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