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是否会引起肾炎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大多数情况下,及时治疗的尿道感染不会引发肾炎,但若感染上行至肾脏可能引发肾盂肾炎,需及时就医干预。
1、感染范围差异
单纯性尿道感染通常仅累及尿道黏膜,表现为尿频、尿痛等症状,此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治疗,一般可有效控制感染。若病原体未及时清除,可能通过输尿管上行至肾脏。
2、危险因素存在
糖尿病患者、妊娠期女性或存在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梗阻因素时,感染扩散风险增加。此类人群发生尿道感染后,肾盂肾炎发生率可达15%-20%,可能出现腰痛、发热等全身症状,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
3、病原体类型影响
大肠埃希菌等常见尿路致病菌引发肾盂肾炎概率较高,约占70%以上病例。而衣原体、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引发的尿道感染,通常局限于下尿路,较少波及肾脏。
出现尿道感染症状后,建议3天内完成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需达2000ml以上,保持排尿通畅。若出现体温超过38.5℃或腰部叩击痛,应立即就诊排查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