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肺结核播散、结核性脑膜炎、肠结核等,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风险。
1、肺结核播散
肺结核患者若未及时治疗,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全身,引发粟粒性肺结核。此时可出现高热、乏力、盗汗及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多器官功能。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停药。
2、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杆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能引起脑膜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持续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及意识障碍,儿童可能出现抽搐。该并发症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需通过脑脊液检查确诊,治疗周期通常较长。
3、肠结核
多因吞咽含结核杆菌的痰液或血行播散导致,常见于回盲部。患者会出现慢性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低热及腹部包块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并发肠梗阻或肠穿孔。确诊需结合肠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测,治疗需全程规范用药。
结核病患者应遵医嘱完成6-9个月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出现头痛加剧、持续发热或消化道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日常需注意营养支持与呼吸道隔离,避免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