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作为一味中药,其药效较强且具有一定毒性,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消化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影响、神经系统症状、肝肾毒性以及过敏反应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消化系统反应
附子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因乌头碱成分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引发痉挛性疼痛,长期过量服用还可能引起消化道溃疡。
2、心血管系统影响
过量使用可导致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或心动过缓等症状。附子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可能干扰心肌细胞钠离子通道,引发传导阻滞,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3、神经系统症状
典型表现为口舌、四肢麻木或针刺感,严重时可能出现肌肉强直或抽搐。这与乌头碱抑制神经末梢传导功能有关,剂量过大还可能引发中枢性呼吸抑制。
4、肝肾毒性
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肾负担加重,出现转氨酶升高、尿量减少等异常指标。附子代谢产物需经肝肾分解排泄,特殊体质者可能出现器质性损伤。
5、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接触附子后可能发生皮肤瘙痒、红斑或荨麻疹,极少数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这与个体对生物碱成分的免疫应答异常相关,首次用药需密切观察。
附子需经过规范炮制降低毒性,煎煮时应先煎30分钟以上以分解有毒成分。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口唇麻木等早期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就医。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避免与半夏、瓜蒌等中药配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