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临床上常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正常成人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极低,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恶变时,其含量可能显著升高。
甲胎蛋白检测在临床上主要有三方面应用。首先,它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约70%患者可出现明显升高,但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其次,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癌变倾向。此外,生殖细胞肿瘤如卵黄囊瘤患者中,约50%病例会出现甲胎蛋白水平异常增高。妊娠期妇女检测该指标可用于评估胎儿神经管发育情况。
甲胎蛋白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数值升高可能提示肝癌、活动性肝病或生殖系统肿瘤等,但也存在生理性升高情况。建议检测异常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善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焦虑检测数值,定期体检监测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