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房颤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房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直接遗传性疾病,下一代是否患病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多数情况下,房颤的发生与后天因素关系更密切,家族中存在房颤患者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家族史是房颤的重要风险因素。若直系亲属中有房颤患者,后代患病概率可能较常人升高,这与某些基因多态性相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心肌电活动或心脏结构,但携带易感基因并不等同于必然发病,还需其他诱因共同作用。

后天因素在房颤发病中起主导作用。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是主要诱因,长期吸烟、饮酒、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例如,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心房扩大,形成异常电传导通路。

约5%的房颤病例与基因突变相关。这类患者多表现为早发型房颤(40岁前发病),可能合并扩张型心肌病等先天性疾病。对于有早发房颤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心脏超声筛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房颤尤为重要。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体重,避免过度饮酒。有家族史者应每年进行心电图检查,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时及时就诊。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通过药物或手术手段控制病情发展。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