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气时通常可以按压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等部位帮助通鼻子。这些穴位通过刺激鼻腔周围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反射,可暂时缓解鼻塞症状。按压时需注意手法和力度,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的鼻唇沟处。用双手食指指腹以打圈方式按压此处50-100次,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宜。此穴位属手阳明大肠经,刺激后可促进鼻腔黏膜收缩,尤其对过敏性鼻炎或感冒引起的鼻塞效果较明显。
2、鼻通穴
鼻通穴在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处,约在鼻唇沟上端尽头。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向上提拉,同时用指腹点压该穴位1-2分钟。此操作能直接作用于下鼻甲,帮助减轻黏膜充血肿胀,适合因鼻炎导致的持续性鼻塞。
3、印堂穴
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中点处。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并保持10秒后放松,重复5-10次。该穴位属督脉,刺激后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缓解因紧张性血管收缩引起的鼻塞,对情绪性鼻塞或血管运动性鼻炎效果较佳。
按压穴位时应保持指甲修剪平整,避免划伤皮肤。操作前后可用温毛巾热敷鼻部增强效果。若伴有黄脓涕、面部疼痛或嗅觉减退等症状,可能提示鼻窦炎等疾病,需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鼻内镜或CT检查。日常需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