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ESR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姜丽丽 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ESR检测即红细胞沉降率检测,主要用于评估炎症反应、感染或某些疾病的活动性。其临床意义包括炎症监测、疾病活动评估、辅助诊断、治疗效果观察以及健康筛查等,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炎症监测

ESR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结核病或风湿性疾病等炎症反应,因炎症因子促使红细胞聚集加速沉降。例如急性肺炎或慢性肾炎患者ESR可明显增快,数值变化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

2、疾病活动评估

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ESR数值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动态监测可帮助医生判断病情是否处于活动期,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SR超过50mm/h往往提示高疾病活动度。

3、辅助诊断

对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血液系统疾病具有提示作用。异常增高的ESR(常>100mm/h)可能提示浆细胞异常增殖,但需结合血清蛋白电泳等检查确诊。

4、治疗效果观察

治疗过程中ESR下降常反映治疗方案有效。如结核病患者经规范抗结核治疗后,ESR逐渐回落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之一,但需注意贫血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5、健康筛查

健康体检中ESR异常可能提示潜在疾病。老年人轻度升高可能与生理性改变有关,但持续显著增高需排查肿瘤、感染等疾病,建议结合CRP、血常规等指标分析。

ESR检测作为非特异性指标,临床应用中需注意其受贫血、妊娠等因素影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临床症状、其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避免单独依赖该指标诊断疾病。定期监测时应保持相同检测条件以保证结果可比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