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爆裂性骨折通常需根据骨折程度、神经损伤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常见方法包括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一、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腰部负重及剧烈活动,防止骨折移位加重神经损伤。翻身时需保持脊柱轴向位,避免扭转。
2.支具固定
稳定性骨折可佩戴定制腰背支具,支撑脊柱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需定期调整支具松紧度,避免皮肤压伤。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伴有神经水肿时,可配合甲钴胺片、甘露醇注射液等营养神经及脱水药物。
4.手术治疗
若骨折块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或伴有脊柱不稳定,需行椎体成形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恢复椎体高度及椎管容积。术后需结合影像学评估复位效果。
5.康复训练
卧床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骨折稳定后逐步开展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后期增加桥式运动、平板支撑等核心肌群锻炼。
二、注意事项及就医指导
1.避免过早下地活动,严格遵循医嘱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后再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2.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X线或CT,观察内固定位置及骨折愈合进度。
3.长期卧床者需加强护理,每2小时轴向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4.出现下肢麻木加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损伤症状时,需立即就诊。
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需个体化制定方案,建议尽早在脊柱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切勿自行复位或滥用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