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插管通常意味着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存在呼吸功能障碍或需要辅助治疗。常见于无法自主维持有效通气、痰液阻塞气道或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需通过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及气道管理。
1、维持有效通气
肺部感染严重时,患者可能因炎症渗出、呼吸肌疲劳或缺氧导致自主呼吸不足,此时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可提供氧气支持,帮助排出二氧化碳,防止呼吸衰竭加重。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常需插管维持血氧饱和度。
2、清除气道分泌物
插管后可通过负压吸引直接清除气管深部的痰液、坏死组织,减少气道阻塞。对于昏迷或咳痰无力的患者,插管能有效预防痰液潴留引发的肺不张或继发感染。
3、辅助药物治疗
通过气管导管可直接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入抗生素或化痰药物。例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通过插管给予雾化妥布霉素,提高肺部药物浓度。
4、病情监测与管理
插管后便于监测气道压力、潮气量等呼吸参数,评估治疗效果。重症患者还可通过导管采集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精准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此类患者需在重症监护室接受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治疗期间可能面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损伤等风险。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团队,了解插管的必要性和潜在并发症,同时通过营养支持、体位引流等综合措施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