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病因病机可能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脾虚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需根据具体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1、感受外邪
寒湿或湿热之邪侵袭脾胃,导致脾失健运,肠道传导失常。寒湿困脾时,可见大便清稀、腹痛肠鸣;湿热内蕴则表现为泻下急迫、肛门灼热。此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等方剂调理。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功能。食滞胃肠时常见嗳腐吞酸、泻下臭秽,治疗常用保和丸等消食导滞类药物,同时需配合饮食节制,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3、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而形成肝脾不和。此类泄泻常与情绪波动相关,伴随胸胁胀闷等症状,可选用痛泻要方等疏肝健脾方剂,配合情志调节改善症状。
4、脾胃虚弱
素体脾虚或久病损伤,致脾胃运化无力,水谷不化而直趋大肠。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泻、食后脘闷,治疗需长期调理,常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健脾益气方剂。
若反复出现泄泻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大便常规、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脾胃虚弱者可通过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辅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