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泌素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通常发生在胰腺或十二指肠,以分泌过量胃泌素为特征。该肿瘤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导致严重的消化性溃疡和相关症状。胃泌素瘤可为散发或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相关。
胃泌素瘤起源于胰腺或十二指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异常增殖并分泌大量胃泌素。胃泌素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导致胃酸水平显著升高。长期高胃酸状态易引发反复发作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痛、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腹泻。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胃泌素水平检测、胃液分析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治疗胃泌素瘤需抑制胃酸分泌并控制肿瘤进展。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可有效降低胃酸水平,缓解溃疡症状。对于局限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若存在转移,可采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控制激素分泌,必要时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日常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胃镜和影像学评估病情。
出现顽固性溃疡或疑似胃泌素瘤症状时应尽早就诊。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位置、分期及个体情况制定,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