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冒没有所谓最好的药物,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对症治疗的药物,如退热药、止咳药等,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日常护理以及增强免疫力等,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处理。
1、对症治疗
若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解热镇痛药。咳嗽明显时可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鼻塞流涕可选用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2、抗病毒治疗
对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发病48小时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合并免疫缺陷患者可能需要更昔洛韦胶囊等广谱抗病毒药物。
3、预防继发感染
当出现黄脓痰、持续高热等细菌感染迹象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或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避免自行滥用。
4、日常护理
每日保证2000ml以上温水摄入,保持室内湿度50%-60%。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缓解鼻部症状,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5、增强免疫力
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柑橘类水果,适量补充维生素D3滴剂。保证每日7-9小时睡眠,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病毒感冒具有自限性,普通患者病程约5-7天。需注意抗病毒药物对普通感冒病毒无效,切勿擅自服用。若出现胸闷气促、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意识改变等重症表现,应立即到呼吸内科就诊。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应注意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