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有关,一般可以通过日常调理、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方式处理。若存在细菌感染,需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1、病毒感染
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侵袭上呼吸道引起,病毒刺激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因子,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引发发热。患者可能伴有鼻塞、咽痛等症状。日常需多饮温水并保证充足休息,促进机体代谢。
2、细菌感染
部分患者可能继发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扁桃体化脓或支气管炎,炎症反应加剧会导致反复高热。此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
3、免疫力低下
长期熬夜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免疫力较弱,更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此类人群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冰袋冷敷额头或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同时可服用连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缓解症状。
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住院接受静脉补液、吸氧等支持治疗。用药期间需避免同时服用两种以上含相同成分的药物,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不可自行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