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切开引流、日常护理、辅助治疗以及住院治疗等。患者需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
1、药物治疗
金黄葡萄球菌感染通常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敏感菌株,可使用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酯片,或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片等。若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则需选用糖肽类药物如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或恶唑烷酮类药物如利奈唑胺片。
2、切开引流
局部皮肤感染形成脓肿时,需由医生进行切开排脓。操作时需严格消毒,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后放置引流条,术后定期换药并配合抗生素治疗,避免继发感染。
3、日常护理
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挤压。饮食应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等。接触感染者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清洁双手,贴身衣物需高温烫洗。
4、辅助治疗
对于反复感染者可进行紫外线局部照射等物理治疗。同时需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基础问题,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增强抵抗力,改善全身营养状态。
5、住院治疗
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或并发败血症时,需住院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医生会监测体温、血常规等指标,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金黄葡萄球菌可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治疗期间应做好隔离防护。若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发热超过38.5℃,建议立即到感染科就诊。规范完成抗生素疗程,不可擅自停药,防止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