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双硫仑样反应是什么?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双硫仑样反应是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后饮酒或接触含酒精制品,引发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其发生机制、常见诱因以及临床表现和处理措施如下:

1、发生机制

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有关。乙醇在体内代谢为乙醛后,需通过乙醛脱氢酶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排出体外。当药物抑制该酶活性时,乙醛无法代谢而大量蓄积,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引发血管扩张、心率加快等中毒症状。

2、常见诱因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是主要诱因,甲硝唑、替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以及呋喃唑酮、氯霉素等也可能引发该反应。含乙醇的食品(酒心巧克力)或药物(藿香正气水)同样存在风险。

3、临床表现及处理

轻症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重症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一旦发生需立即停止饮酒,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者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维生素C等药物,并监测生命体征。

该反应潜伏期为5分钟至1小时,症状持续30分钟至数小时。建议用药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严格禁酒,使用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出现严重反应时需紧急送医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