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过期后防护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但能否继续使用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若保存环境良好且未出现明显损坏,其过滤效果可能仍有一定保留;但若存在材料老化或污染,则不建议继续使用。
1、材料老化
口罩的核心材料如熔喷布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解,导致纤维结构松散、静电吸附能力减弱。尤其是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的口罩,对微小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可能从95%下降至80%左右。这种情况下对病毒气溶胶的阻隔效果会明显降低。
2、密封性下降
口罩耳带、鼻梁条等弹性部件在长期存放后容易硬化变形。实验数据显示,存放超过2年的医用口罩耳带拉伸回弹率下降约40%,这会直接影响口罩与面部的贴合度,导致呼吸时气流从边缘泄漏,使实际防护效果大打折扣。
3、存储环境影响
若口罩在存放期间接触过高温(超过40℃)、潮湿(湿度>80%)或化学污染环境,其材料会发生不可逆损伤。研究显示,在潮湿环境中存放6个月的口罩,细菌菌落数可能超标3-5倍,此时继续使用反而会增加感染风险。
建议通过望、闻、触三步进行评估:观察包装是否完整、有无霉斑;嗅闻是否有异味;测试耳带弹性和鼻夹塑形性。医疗工作者或进入高危环境时,应严格按照有效期使用。普通民众在应急情况下,可临时使用保存良好且在有效期1年内的过期口罩,但连续佩戴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