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通常通过快速分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明确胸痛病因。对于急性胸痛患者,需优先排除致命性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具体诊断流程如下:
1、快速分诊与初步评估
患者到达胸痛中心后,医护人员立即测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通过胸痛性质(如压榨性、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及伴随症状(如呼吸困难、出汗、晕厥)进行初步危险分层。高危患者需优先进入抢救流程。
2、心电图与心肌标志物检测
10分钟内完成首份12导联心电图,若显示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同时抽血检测高敏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监测其变化以判断心肌损伤程度。
3、影像学检查
疑似主动脉夹层或肺栓塞者,需紧急进行胸部增强CT或CT肺动脉造影(CTPA)。例如,增强CT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内膜撕裂或肺动脉血栓;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估心包积液、室壁运动异常或右心负荷增加。
4、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检测对排除肺栓塞具有高敏感性,血气分析可评估是否存在低氧血症或酸中毒。若D-二聚体显著升高且CTPA阴性,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5、多学科协作与会诊
胸痛中心整合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资源,对复杂病例进行联合讨论。例如,非典型胸痛患者需排查胃食管反流、肋间神经痛或胸膜炎,必要时安排胃镜或胸膜活检。
胸痛患者就诊时应详细描述疼痛部位、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并配合完成相关检查。若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需尽快接受再灌注治疗;若排除心血管急症,则需针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进行后续诊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