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患者若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疼痛病因不明确时,通常建议挂疼痛科就诊。此外,疼痛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或影响日常生活时,也应及时寻求疼痛科医生的帮助。
1、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慢性疼痛一般指持续超过3个月的疼痛。若通过休息、理疗或口服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仍无法缓解,且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可能提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此时需疼痛科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神经阻滞或射频消融术。
2、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若患者已在骨科、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就诊,但经过4周以上规范治疗(如甲钴胺修复神经、普瑞巴林调节神经传导)后疼痛仍无改善,疼痛科可通过多模式镇痛方案调整用药,或采用脊髓电刺激等介入治疗手段,帮助控制顽固性疼痛。
3、疼痛病因未明确
对于全身多处疼痛或无法用单一疾病解释的疼痛症状,疼痛科可组织多学科会诊。例如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疼痛科医生会结合心理评估和功能磁共振检查,制定包含抗抑郁药物(如度洛西汀)及认知行为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案。
慢性疼痛患者若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携带既往检查报告和用药记录就诊。疼痛科医生会根据疼痛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选择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微创介入手术或药物联合方案,同时指导康复锻炼。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预防疼痛慢性化,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