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糖高如何通过生活习惯降糖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糖高的人群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降糖,通常可采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规律作息、体重管理以及戒烟限酒等方法。这些措施需长期坚持,并配合医疗干预以达到理想效果。

1、饮食控制

血糖升高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增加绿叶蔬菜和豆类摄入以补充膳食纤维。每日摄入热量需根据体重及活动量调整,避免暴饮暴食。可将三餐分为5-6次少量进食,有助于维持血糖平稳。需严格限制精制糖、含糖饮料及高脂食物的摄入。

2、运动锻炼

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应达到(170-年龄)次/分钟。可结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器械或自重训练,增加肌肉量有助于改善葡萄糖代谢。注意避免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发生。

3、规律作息

昼夜节律紊乱会影响糖代谢。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睡眠,就寝时间不宜超过23点。建立稳定的生物钟有助于调节皮质醇等升糖激素分泌。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因长期精神紧张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糖波动。

4、体重管理

超重者减轻5%-10%体重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通过饮食和运动将BMI控制在24以下,腰围男性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内脏脂肪减少能降低脂肪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需注意避免极端节食,每周减重0.5-1kg为宜。

5、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每日吸烟超过10支可使糖尿病风险增加40%。酒精摄入需限制在男性每日25g、女性15g以内,过量饮酒会干扰肝糖原代谢,导致次日清晨反跳性高血糖。建议逐渐减量,避免突然戒断引发应激反应。

实施这些措施期间,建议每周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若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血糖仍未达标,应及时内分泌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注意改变生活习惯需循序渐进,避免因过度限制饮食或运动引发营养不良或运动损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