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出血倾向、心脏损伤以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该疾病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需及时治疗以降低风险。
1、急性肾功能衰竭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患者在少尿期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重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肺水肿
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心脏负荷加重,患者可能在低血压休克期或少尿期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需紧急给予氧疗及利尿治疗。
3、出血倾向
病毒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并抑制血小板功能,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或皮下瘀斑。实验室检查常显示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功能异常,需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
4、心脏损伤
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炎或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心悸,心电图显示ST-T改变,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需使用营养心肌药物及控制心率治疗。
5、继发感染
疾病后期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导尿管),易并发肺炎、尿路感染或败血症。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若确诊流行性出血热,建议在传染病专科医院隔离治疗。密切监测尿量、血压及出血征象,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加重出血风险。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多器官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