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精神障碍,通常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老年期抑郁症、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以及谵妄等类型。这些疾病可能由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病变或心理社会因素诱发。
1、阿尔茨海默病
这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减退、定向力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性格改变和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临床上常用多奈哌齐、美金刚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改善认知症状,配合认知训练和家庭护理。
2、血管性痴呆
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常伴随步态异常和尿失禁。症状呈阶梯式恶化,可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预防进展。治疗药物包括尼莫地平、丁苯酞等改善脑循环药物,需配合康复训练。
3、老年期抑郁症
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睡眠障碍,可能伴有疑病观念。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是常用药物,同时需加强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
4、老年期精神分裂症
以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为主要特征,常伴随情感淡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可有效控制症状,但需注意药物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等副作用。
5、谵妄
急性意识障碍常见于躯体疾病或药物中毒,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和昼夜节律紊乱。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短期使用小剂量喹硫平或奥氮平控制精神症状,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建议家属注意观察老年人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定期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当出现明显精神症状时,应及时到精神专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刺激,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