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通常在1岁到1岁半左右开始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但具体说话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可能受语言环境、听力发育、神经发育等因素影响。若孩子2岁仍无语言表达,需及时就医评估。
1、语言环境
家庭互动中语言输入不足会导致语言发育迟缓。建议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读绘本、描述日常生活场景等方式增加语言刺激量。语言启蒙的关键期在0-3岁,此阶段需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替代人际交流。
2、听力发育
先天性耳聋或中耳炎等听力障碍会影响语言习得。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问题,若发现孩子对声音反应迟钝、不会模仿发音,需进行听力学评估。及时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可改善语言发展。
3、神经发育
脑瘫、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常伴随语言发育落后。表现为眼神交流少、手势语缺失、重复刻板行为等。此类情况需儿童康复科进行发育商评估,结合行为干预和语言训练改善。
建议家长定期记录孩子的语言里程碑,如6个月发出咿呀声、12个月有意识叫爸妈、18个月说10个单词等。若发现语言能力落后同龄儿童超过6个月,或存在理解能力障碍,应尽早就诊儿童保健科进行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