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口疙疙瘩瘩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尖锐湿疣等疾病原因有关。若伴随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宫颈表面可能存在纳氏囊肿,属于腺体堵塞引发的生理性改变,通常无不适症状,无需特殊治疗。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或月经前后,由于激素波动可能出现宫颈外观的轻微变化,但一般会自行恢复。
2、慢性宫颈炎
长期炎症刺激会导致宫颈充血水肿,形成颗粒状或乳头状增生。患者常伴随白带增多、颜色发黄或接触性出血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抗宫炎片、保妇康栓、妇科千金片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必要时配合微波等物理治疗。
3、宫颈息肉
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引发宫颈黏膜增生形成带蒂赘生物,直径多在1cm以下,表面呈红色颗粒状,易发生接触性出血。确诊后需通过息肉摘除术治疗,术后组织需送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4、尖锐湿疣
HPV病毒感染引起的菜花状赘生物,表面凹凸不平且质地柔软,可通过性接触传播。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干扰素凝胶、鬼臼毒素酊等药物,或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清除疣体。
出现宫颈异常改变时,建议进行HPV病毒检测、TCT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阴道镜活检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复查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