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作为常见的中药材,一般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以及生肌等功效和作用。其在中医理论中常被用于调理气血不足引起的各类症状。
1、补气升阳
黄芪性味甘温,归脾肺经,能补益脾肺之气。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气短乏力,或中气下陷导致的内脏下垂,常与党参、升麻等药材配伍使用。
2、固表止汗
黄芪通过增强卫气固护肌表,可改善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症状,尤其适用于白天不自主出汗且易感风邪的人群,常与白术、防风组成玉屏风散。
3、利水消肿
对于脾虚水湿运化失常引起的小腿浮肿、眼睑水肿,黄芪能通过补气健脾促进水液代谢,常与茯苓、白术等利水渗湿药同用。
4、托毒排脓
针对气血不足导致的疮疡久不溃破或溃后难愈,黄芪可托毒外出,常与当归配伍,促进脓液排出和创面恢复。
5、生肌
黄芪能促进气血生成和组织修复,对于糖尿病足、慢性皮肤溃疡等创面愈合缓慢的情况,可通过内服或外用帮助新生肉芽组织生长。
使用黄芪前需经中医师辨证,湿热体质、实热证及孕妇等人群需慎用。日常可配伍枸杞、红枣等泡水饮用,但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