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肿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硬肿、体温不升、反应低下、呼吸困难以及循环障碍等,常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该病多与寒冷、感染、缺氧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干预。
1、皮肤硬肿
皮肤硬肿是硬肿症最典型的症状,通常从下肢或臀部开始,逐渐蔓延至躯干、面颊等部位。病变区域皮肤紧贴皮下组织,触感发冷且僵硬,按压后可能出现凹陷,皮肤颜色可呈暗红色或苍白色。
2、体温不升
患儿体温常低于35℃,因皮下脂肪硬化导致产热不足,同时寒冷环境或感染等因素可能加重体温调节失衡。低体温可能伴随肢体末端冰凉、皮肤花纹等末梢循环不良表现。
3、反应低下
患儿表现为嗜睡、活动减少、吮吸力差、哭声微弱等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提示病情危重。
4、呼吸困难
因胸腹部皮肤硬肿影响呼吸运动,可能出现呼吸浅快、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表现。若合并肺部感染或肺出血,可加重呼吸困难,出现口唇青紫等缺氧症状。
5、循环障碍
硬肿症患儿常伴有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异常。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表现为皮肤苍白、尿量减少、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
若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并采取复温、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日常应注意保暖,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合理喂养以维持能量供给,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皮肤状态变化。